学习周期理论依然是投资者必须做的一项最重要功课。买在最高点必然令你的投资下行风险大增,但若能成功抄底,无疑能大幅提升投资的安全性。这就是为何出色的投资者要时刻关注自己所在的周期位置。
      关于这个话题,有一个用于展示全球经济扩张和收缩程度的强大指标,被称为“全球波浪”(GW)。回顾过去30年会发现,当市场触顶后一年内,要么出现经济衰退,要么发生某种市场危机;而当市场触底后,经济增长和扩张就会接踵而至。
      据零对冲援引分析师文章称,如今GW指标暗示本轮周期中的经济增长已经触顶,至少未来12个月内市场和各大经济体都可能走弱。公平来讲,有些市场触顶后出现的下行期很短暂,没有发生大规模的市场抛售,但有些的确很惨痛,例如2001年和2009年的经济衰退。因此,我们必须探究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未来12个月最可能发生什么情况?这次GW指标发出的信号到底准不准?若借鉴历史,不难看出接下来市场最可能的情况就是走低。
      同时,在美联储加息、贸易战蔓延等众多外部问题不断积聚的情况下,未来几个月市场的上行空间有限,而下行空间巨大,或者说市场进入了高风险、低回报时期。最理想的情况就是增长停滞、回报平庸,但这其实也足以令人担忧。
      摩根士丹利近日警告称,不同于去年,央行的紧缩政策终于开始传导到资产价格。虽然二季度经济增长依然强劲,但股市的前瞻性指标已经开始反转。如果相关指标回落,投资者将不得不面对一个增长更加放缓的下半年。
      摩根大通首席美国经济学家Michael Feroli则表示,截至6月底的统计数据基本没有体现出贸易对经济的影响。举例来说,6月汽车工业新增就业1.2万人,而最近欧洲和美国正在就汽车贸易问题大打出手。彭博经济学家指出,制造业的雇佣情况历来对贸易最为敏感,美国经济状况目前还在被税改提振,但这种“暂时免疫”的特征不确定会维持多久。
      若北美乃至全球经济出现衰退,首选持有日元、瑞士法郎、新加坡元和美元,“这四种货币中,有三种是对外收支情况极强国家的货币。”其中,新加坡元吸引力最低,而日元是对冲衰退成本最低的货币,美元则是以全球默认的融资货币身份而获益。摩根大通还提及,新兴市场货币相对而言更容易受到全球经济增长放缓的影响,在衰退开始的前两年中,新兴市场货币平均贬值幅度达到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