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金融研究所(IIF)公布的数据显示,2018年第一季度全球债务总量攀升至247万亿美元,刷新纪录高位。全球债务占GDP的比重上升至318%,距离历史高位仅仅4个百分点,自2016年第三季度以来首次录得增加。
      2018年第一季度,加拿大、法国和瑞士的非金融企业债务均攀至纪录高位;全球金融业债务总额上升至60.6万亿美元,也创历史新高;美国联邦政府债务占该国GDP的比重达到101%;智利和哥伦比亚等新兴市场国家的家庭债务也大幅增加。
      在债务不断膨胀之际,家庭、企业只有确保收入增长稳健,才能偿还债务或进行新一轮借贷。然而,随着全球贸易争端频频升级,薪资增速面临着下行风险,可能令借贷者更加难以偿还债务。国外财经网站The Business Times分析师森穆逊(Robert J. Samuelson)指出:
      “一旦家庭、企业的收入增长不及预期,他们将无法承受还贷压力,便会欠债、违约并陷入恐慌。若信贷市场爆发大规模违约,全球经济恐将遭受拖累。更糟糕的是,新一轮金融危机或将尾随而至。”
      IIF指出,债务的增加既可以刺激经济增长,也可以拖累经济发展,这取决于市场环境。如果债务增长难以为继,新增信贷减少或停止,借贷者将不得不使用 更多的现金来偿还债务,而非用于生产或投资,这可能导致经济增长放缓。世界银行首席执行官克乔治亚(Kristalina Georgieva)警告称:“随着全球多家央行纷纷上调利率,市场高度关注信贷增长能否持续下去。”
      摩根士丹利分析师霍恩巴赫(Matthew Hornbach)在近日公布的《全球策略展望:宽松的终结》中指出,以美国为首的主要央行不断地收紧银根,全球金融市场状况随之收紧,2008年危机后的货币政策宽松时代已经结束。
       在宽松货币周期结束之际,全球债务问题变得更加棘手。错误时点之下,庞大的债务负担可能带来两种情况:一是过去几年利率水平近乎零,借贷者都未必能按期偿还债务,更别说目前宽松货币政策眼见就要结束;二是解决方案似乎只有大规模的货币贬值,但这对金融市场的冲击恐怕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