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中西部农业大州艾奥瓦州7月26日一个政治集会上,特朗普对台下观众兴奋地宣称:“我们刚刚为你们农民打开了欧洲大门……你们刚刚得到了一个庞大的市场”。然而,欧盟委员会发言人次日在布鲁塞尔表示,除大豆外,农业不包括在欧美双方贸易谈判的范畴内。
      法国《回声报》网站就表示,欧盟虽抛出增加进口美国大豆的承诺,但这些决定的落实其实取决于成员国和私人买家。美国《华盛顿邮报》网站亦援引一位欧盟官员的话说,就进口大豆而言,阿根廷和巴西的价格一般远远低于美国的价格。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美国经济学者孙立鹏在接受参考消息网采访时表示,在大豆及其他农产品方面,欧洲市场与中国市场的购买力相去甚远。数据显示,2017年,美国对华出口大豆达123亿美元,对欧盟出口仅为16亿美元。另有数据显示,仅去年美国就向中国出口大豆3682万吨,而据彭博社统计2018-2019年欧洲对美大豆需求量仅1530万吨。
      因此,特朗普政府希望与欧盟拉近经济关系、缓解因对华经贸紧张而导致的大豆等农产品出口量锐减的困局,恐难如愿。事实上,舆论普遍认为,欧盟对美国的“大豆承诺”,象征意义远远大于实际价值。
       路透社在其题为《是降价而非讨论刺激了美国大豆对欧销量》的报道中指出,早在此次白宫会晤之前,由于市场价格原因,欧盟就已开始增加进口美国大豆,预计8月到货的美国大豆价格将比南美大豆每吨低20美元。一位欧盟高级官员亦对法新社表示,尽管欧洲同意增加进口美国大豆,但最终将由欧洲的市场决定进口的数量。
      美国《琼斯月刊》也指出,在欧美外贸谈判和美国财政补贴背景下,美国大豆价格虽然有所回升,但目前的价格仍不足以让美国的豆农们盈利。
      有媒体在报道中指出,对美国豆农而言,他们需要稳定的出口市场而非政府的“救济支票”,而特朗普政府给他们寻找的欧洲新市场,根本没那么大的胃口可以“吃下”美国大豆。舆论认为,对美国310多万农场主而言,他们几十年来打拼下来的中国市场可能因为美国政府的莽撞行为而失去,这是靠救济支票根本弥补不回来的。
  孙立鹏表示,尽管中美贸易摩擦加剧,但中国依然是美国不可替代的农产品市场。孙立鹏进一步指出,美国政府的贸易保护政策将最终伤及本国农民的利益。尽管特朗普政府对农民补贴上百亿美元,又在积极拓展其他市场,但未来,若美方继续执意对华进行贸易战,可以预见,美国农民依然难逃“受伤”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