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养老目标基金的获批是基金行业服务个人养老金的里程碑。养老目标基金是下行风险可控的长期投资工具,会随着时间变动调整资产配置方案构建投资组合。养老目标基金的落地或将为疲弱的股市带来长期活水。
      有机构分析人士认为,近日股市低迷,监管部门大量放行养老目标基金(FOF),政策信号意义不言而喻。“就这14只养老目标基金而言,还需要等待招募说明书中关于基金投资、封闭运作、优惠费率等信息进一步明确”。
      根据《指引》要求,养老目标基金应采用基金中基金(FOF)形式运作。养老目标基金封闭期或投资人最短持有期限应不短于1年。封闭期不短于1年、3年或5年的基金投资于股票、股票型基金、混合型基金和商品基金等品种的比例合计不超过 30%、60%、80%。因此,养老目标基金被定义为下行风险可控的长期投资工具。
      目前养老目标基金的投资策略主要分为两大类:目标日期策略和目标风险策略。采用目标日期策略的基金被称为目标日期基金,也称为TDF,该类基金是以投资者退休日期为目标,根据不同生命阶段风险承受能力进行投资配置的基金。它假定投资者随着年龄增长,风险承受能力逐渐下降,因此会随着所设定目标日期的临近,逐步降低权益类资产的配置比例,增加非权益类资产的配置比例。
        采用目标风险策略的基金被称为目标风险基金,也称为TRF。是根据特定的风险偏好来设定权益类资产、非权益类资产的配置比例的基金。它假设投资者清晰地知道自身对基金组合风险(波动率)的目标需求。
      养老目标基金致力于帮助投资者解决养老难题。目前我国养老保险体系为三支柱体系,第一支柱由基本养老金和全国社保基金两个部分组成;第二支柱为企业年金制度;第三支柱为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及保障,发行主体包括银行、保险、基金、信托等。
      基金行业人士认为,对于第三支柱建设,随着将来配套政策逐步完善以及养老目标基金的市场培育的多方努力,公募基金相比其他金融机构有着更加显著的优势。
      从美国的养老基金投资经验来看,据美国投资公司协会(The Investment Company Institute简称ICI)数据统计,截至2017年二季度末,美国第三支柱IRAs中约48%的资产投向公募基金,规模接近4万亿美元。其中,以权益基金投资为主,占比超过5成。有机构预测,未来中国的养老目标基金每年可新增规模3000-400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