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6年底欧佩克与俄罗斯等非欧佩克产油国达成历史性减产协议以来,拥有一定决策权的“欧佩克+”组织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国际舞台,时而搅动整个原油市场。不过,这一联盟的地位似乎已摇摇欲坠,两大产油国正试图完全主导未来油市。
      俄罗斯最大的石油公司Rosneft Oil在周二公布财报时告诉投资者称,该公司在2018年下半年的原油产量将取决于欧佩克近期的动态,但考虑到沙特和伊朗之间的敌对关系,该公司难以把控欧佩克+未来会朝着什么方向发展,不清楚欧佩克+或其他石油组织联盟能否有效地作出决断。
      有消息指出,沙特和俄罗斯正在考虑组建一个新机构,希望有朝一日能够取代欧佩克的地位。路透专栏作家John Kemp认为,欧佩克作为一个决策组织的角色已被边缘化,石油市场已经进入由沙特和俄罗斯主导的后欧佩克时代,美国也将通过其政治影响力在油市占据一席之地。
      在6月欧佩克大会决定增产的前几周,俄沙两国就已经开始提高石油产量,而没有征求过其他成员国的意见。根据政府提供给欧佩克的数据,沙特6月的原油产量从5月的1003万桶/日和4月的987万桶/日上涨至1049万桶/日。预测到供应限制将有所放松,俄罗斯国有石油公司Rosneft也从5月底就开始提高产量。这也证实了,油市的决策权力中心已经从欧佩克和欧佩克+转移到沙特和俄罗斯。
      增产早已是沙特和俄罗斯一致的决定,包括伊朗在内的一些持反对意见的国家实际上别无选择,他们最多能在增产多少上提出实际意见。这也凸显出,欧佩克其他成员国目前并没有多少讨价还价的余地。
      不过,沙特和俄罗斯(尤其是前者)仍然有充分的理由希望其他成员国正式地参与决策,因为欧佩克就像一块“保护盾”,在面临美国的抨击时为沙特提供政治保护。
      此前特朗普多次将油价上涨归咎于欧佩克,而非单单指向作为该组织“老大”的沙特。其实沙特也希望确保产量决策由欧佩克组织定夺,而不是独自或与俄罗斯一起揽下全部责任,毕竟俄罗斯也不是欧佩克的成员。
      然而,沙特和俄罗斯实际上已经抛开欧佩克,在私底下进行真正的谈判。虽然两国也是各有各的盘算,但由欧佩克的名义作出决定已经无法掩盖决策权已经转移到其他地方的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