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资本正在受到中国与美国的双边压制,被迫撤离硅谷。伴随着贸易战愈演愈烈,CFIUS(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扩权法案正在成为压垮中国资本的最后一根稻草。
      这项扩权法案被称为FIRRMA(《外国投资风险审查现代化法案》),分别于7月26日和8月1日,由美国众议院与参议院相继通过,预计美国总统特朗普将会尽快签署此法案。简单来说,这项法案的最终目的是审查外国投资人投资美国业务,是否对美国国家安全构成风险。
      “CFIUS主要针对中国政府资本或者国有资本在硅谷的投资,如果钱里面有中国政府资金,就会比较麻烦。”一位硅谷投资人告诉我。这项法案影响最大的是活跃在硅谷的中国资本,对募资和管理层来自于美国的美元基金影响较小。 尽管CFIUS一直在加强审查硅谷的资本,荣鼎的另一项数据显示,中国对美投资虽然大幅减少,但是中国资本在硅谷依然在经历投资热潮,今年1-5月,中国风险投资在硅谷达成了24亿美元的投资交易,今年本来有望对美国风险投资记录提高一倍。
      “过去,由于硅谷的资本多以早期与成长期为主,不太会遇到CFIUS的审核。每年美国有几万起投资,他们基本上也是不太管早期项目。”杨镭这样告诉我。在新法案正式通过以前,CFIUS的重点审查集中在大的并购上,现在情况正在发生变化。
      在新法案正式出台以前的一个月,我与杨镭正在聊贸易战会不会促使CFIUS快速通过新的投资法案。以前美国CFIUS对中国资本的审查有着一条不言明说的线——只要中国资本投资美国项目不超过10%的股份,一般不会面临审查。
      在中美关系日渐紧张之际,不仅仅是资本,美国对创业公司需要的高科技人才管控也渐渐严格。在硅谷,我随意在饭桌上认识一个华人,可能就是曾经某省或者某市的高考状元,又或者他们早在大学时候已经是各种竞赛的风云人物。特朗普含沙射影地指责“几乎所有这个国家来的学生都是间谍”,以及美国收紧的签证政策,一定程度上在帮助中国的一些优秀的年轻人回流。
      但情况对在美国工作多年的华人并不乐观。随着中国科技企业的崛起,硅谷大公司的工程师也开始顺应回国创业潮,中美知识产权是否涉及窃密的审查更加严格。此前,我写到了苹果工程师跳槽中国新能源汽车小鹏汽车面临的窃密事件,最近又有条淹没在新闻中的消息:55岁的前华裔通用工程师郑小青(Xiaoqing Zheng,音译)涉嫌窃取公司商业机密被捕过堂。
      对一些资深的华人工程师来说,跳槽中国公司或者出来创业,变得需要尤其谨慎。FBI正在加大从美国高科技公司出来创业的资深工程师的审核。郑小青此前是美国通用电气公司电力部门主任工程师,检方指出,他将含有航空涡轮技术的商业机密文件,以速记加密的手段,隐藏在一张日落的照片里,再以电子邮件方式把商业机密存到自己的邮箱。这些内容设计涡轮机的密封与优化有关的数学计算,属于公司机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