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周三警告称,投资者可能都低估了金融危机的风险。该组织表示,2017年全球债务水平已经达到纪录新高182万亿美元,过去10年增长了50%。
      IMF强调了美国公共部门的资产,重点放在公共养老基金、抵押贷款和学生贷款几方面,发现一个严重衰退的情况,即长期利率升高、股市及房地产价格急剧下滑将令美国公共净资产大幅萎缩,IMF的报告指出到2020年这一萎缩额相当于美国GDP的26%。
      然而,金融史上有一个定理,即没有两场危机是一模一样的,因此我们只能在世界经济和市场上寻找一些潜在的触发因素。例如美联储政策失误——加息速度太快或时间太长都可能影响美国的经济,从而扰乱世界市场。以下是IMF预计的下一场危机潜在发生地,有一些你可能做梦都想不到。
      第一个竟是中国,没想到吧。IMF认为,信贷加快中国成为经济强国的步伐。最近中国已经采取措施放缓公司债务增长率,但是去年银行部门以外的总债务额仍持续上涨,并且仍处于不可持续的轨道上。
      第二个是新兴市场。美联储加息加上美元反弹已经为新兴市场带来一场巨震,令新兴市场的企业借贷美元来偿还债务的成本更高。今年阿根廷已经向IMF借了570亿美元来拯救本国的汇率危机,而由于投资者对埃尔多安政府解决通胀的能力存在疑虑,土耳其里拉汇率暴跌。香港Maybank Kim Eng的 资深经济学家蔡学敏(Hak Bin Chua)称:“对美债过度杠杆化和进口石油量巨大的新兴市场国家可能是最脆弱的。”
      最近因意大利危机而不堪其扰的欧元区也被列为下一场危机的潜在发生地。意大利总理孔特将该国的财政赤字水平提高至2.4%,令市场担忧其债务将达到不可持续水平。这一担忧已经令意大利国债收益率涨至自欧洲债务危机以来最高水平。
     另外,英国也成为一个可疑的对象。目前无协议脱欧的风险仍然存在,一旦这种情况真的出现,金融领域将出现大混乱——英国银行将失去在欧盟的“护照权”,这种权利可允许金融机构在欧元区自由提供服务,而失去这一权利将迫使他们增加资本。IMF已经警告各国央行做好随时提供紧急流动性的准备。
      值得注意的是,IMF也提出了一些应对措施。该组织表示,其半年一度的财政监测报告显示,31个国家的资产净值十分可观,占全球经济产出的61%。这些国家的资产约为101万亿美元,相当于其GDP的两倍,但是仅占公共企业资产总额的一半以上而略低于石油或矿产等自然资源资产的一半。IMF在报告中指出:
“一旦政府理解公共资产的规模和本质,他们可能就会开始更高效地管理这些资产,如此管理带来的潜在收益将会相当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