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过,梁女士同时表示,从瓜子行业来看,当大家都对和伊朗人做生意有所忌惮时,坚守伊朗市场的人反而可能会有意外之喜。她的一名东北同行近年只做伊朗生意,现在已在上海静安寺、徐汇滨江等黄金地段买了六七套房子。
作为伊朗伊斯兰共和国航运公司在中国最大合作代理,融商物流伊朗办事处负责人郭雍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现在的国际形势下,中国大型跨国船运企业由于需要平衡全球市场这个大盘子,不可能因伊朗一家而丢掉西方市场。但它们留下的市场空白总需要被填补,这对融商物流一类民企来说是不可多得的机会。郭雍说:“或者从另一个角度看,如果我们现在撤了,而不久之后伊朗局势真的好转了,届时大型国企和跨国公司因其体量和运营管理经验,依旧会是伊朗市场的座上宾,我们民企只能再度白手起家。与其这样,倒不如选择坚守,至少这意味着局势再度好转后的先发优势。”

《环球时报》记者查阅相关资料时发现,这些产品大到机器设备,中到纺织轻工,小到瓜子零食,几乎无所不包。郭雍对《环球时报》记者说,位于霍尔木兹海峡沿岸的伊朗主要港口阿巴斯港目前滞留约14万吨货物等待清关,其中的大多数在上述清单之列,只有被伊朗工业部门认定为“必需且不妨碍国内竞争者”后,才可被海关放行,这影响到数以千计的中国中小企业。
不过,所谓“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冬天来了,春天已然不远,是受访坚守中企负责人的共识。一方面,伊朗在过去两年的制裁窗口期对西方的空头支票厌恶至极,“向东看”的战略转向前所未有地坚定。以伊朗亟待更新换代的航空业为例,两年制裁窗口期内,伊朗航空企业虽与空客公司签署所谓百架级飞机大单,但实际到货的飞机只有3架,其中一架还是赶在美国制裁“大限”到来前匆匆结束测试飞来的。中国企业若能在伊朗经济几乎是最困难的时期与之实现对接,或将促成互利共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