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正在被边缘化,石油市场的关键决定权已经落入美国、俄罗斯和沙特产油三巨头手中。今年油价的上涨和随后的下跌,几乎完全是由这三个国家的生产决策、及其调控制裁伊朗后续影响的政策所驱动的。 
      产油三巨头2017年的原油及凝析油产出3600万桶/日,占全球总产量的39%,其余欧佩克国家产出则仅2,700万桶/日,占全球比重30%。今年三巨头的产出进一步大增,美国页岩油业者对高油价做出回应而增产,在此同时俄罗斯和沙特则是放宽了2016年底达成的产出限制。
      巨头的产量是全球石油供应成长最为迅速的部分,2018年全球占比可能提高至40%以上,其余欧佩克国家的产出占比则降至30%以下。这三大产油国的产量决定将确定中短期内石油市场会出现供应过剩还是供应不足,而其他欧佩克和非欧佩克国家则保持旁观。 
      其它欧佩克成员国,有的正忙于应付制裁、管理不善和动荡,有的规模太小无关紧要,有的正设法扩产至最大化而非加入控制产量行列,有的则只是将自身产量政策与沙特保持一致。实行独立产量政策、能够在2017/18年度大幅增产的唯一一个欧佩克员国是伊拉克。 
      在这种背景下, 欧佩克和非欧佩克成员国之间的界限愈发模糊,决策权正逐渐向欧佩克以外转移,这并不令人意外。 相关讨论和分析已经由欧佩克一年两次的部长级会议转向联合部长级监督委员会(JMMC),后者由欧佩克和非欧佩克成员组成。 
      JMMC包括牵头的两大非欧佩克产油国(俄罗斯和阿曼)、四个欧佩克成员国(沙特、科威特、阿尔及利亚和委内瑞拉)及欧佩克轮值主席国(目前是阿联酋)。俄罗斯和阿曼成为JMMC成员,等于默认这两个非欧佩克成员国在产量政策方面比多数欧佩克成员国还要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