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谈判代表团到访中国前,美国商务部长罗斯周二早间接受CNBC采访,谈论了与中国和欧盟等主要贸易伙伴的纠纷问题,并采取了类似美国总统特朗普的“萝卜加大棒”模式。
      他表示,美国与中国的贸易失衡数额太大,而且是历史性的长期问题。不过正是因为存在达成协议的“部分希望”,所以访问中国。美方代表团非常明确要与中国谈判的内容,任何与中国达成的协议都需经特朗普总统签字才能生效。  
      他也试图淡化市场预期,称本周磋商未必有突破性进展。如果在减少贸易失衡问题上没有取得理想的谈判结果,将如期对中国实施“301调查关税”和“232调查关税”,否则美国将持续遭遇与中国的贸易摩擦问题。他还表示,美国经济的未来取决于知识产权,而5G是特朗普政府的优先任务。此外,巴西无法在必要时取代美国对华大豆出口。
      另据新华社,本周赴华就贸易关系展开磋商的美国代表团成员之一、美国财政部长姆努钦表示,计划与中方讨论知识产权、合资企业、贸易不平衡等问题,并对此次贸易磋商持“谨慎乐观”态度。  
      在谈到与世界其他国家贸易纠纷时,罗斯表示,与欧盟就缓解贸易紧张取得了“一定成效”的讨论结果,因此将对欧盟的钢铝关税豁免延期了一个月。但他不认为未来将屡次延期豁免权,否则与整体谈判目的不符。
      他也较为强硬地谈到,中国和欧盟在与美国的贸易纠纷中面临更多风险,因为前两者都对美国存在贸易顺差,贸易摩擦无法有简单的解决方案。如果白宫想要对盟友国征收钢铝关税,将不得不“非常快速”地作出决定。此前韩国取得了钢铝关税永久豁免,是接受了配额制度,美国也已与阿根廷、澳大利亚和巴西达成了原则性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