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金融市场今年走势一路坎坷,其中最令人关注的一点就是波动性一直低迷,投资者似乎已放弃对冲操作。就算在欧洲央行收紧货币政策、意大利债市动荡以及全球贸易战升温等诸多因素的刺激下,全球主要股市、债市和汇市的隐含波动率仍处在纪录低位。
       值得注意的是,像土耳其、阿根廷和意大利等国家造成的市场波动的影响范围有限,对全球市场的影响很小。标普500指数2月的“波动性飙升”行情也是转瞬即逝。出现这种情况的部分原因在于,从宏观角度来看,全球经济形势依然相当乐观。全球经济增长超过3%,而且尚未出现增速明显减缓的迹象。
       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最新数据显示,对冲基金和投机客继续持有VIX期货空仓,基本上押注标普500指数波动率在接下来一个月下跌。虽然截止至6月5日当周,净空头头寸从前周的44380手减少至36189手,但此后波动率指数却进一步下滑。目前该指数交投在12.5,低于过去五年中值14.6。该指数如此快速大幅回落,表明投资者鲜有通过期权市场保护仓位和投资组合的兴趣。
       德意志银行的外汇波动率指数目前为7.6,低于过去五年均值9.3。美林衡量美国公债一个月隐含波动率的Mermove指数目前报59.6,也低于五年均值68.3。
      对此,花旗银行的马特(Matt King)表示,目前来看对冲操作似乎是一个糟糕的选择。因为即便交易员对诸如英国脱欧、特朗普当选等结果进行了对冲,但最终还是会亏损。到目前为止,市场在下跌后都很快就反弹回来。汇市和债市方面也有类似情况,只不过没那么明显。
      此外,央行的量化宽松政策也造成了投资者现在的这一心态,他们已开始认为一旦出现市场大波动或经济脆弱的迹象,央行就会出手相助,也就是所谓的“央行卖权”。麻烦的是这种心态让整个市场都采取同一种波动率进行交易。
花旗和摩根士丹利的分析师均表示下半年这种情况不会再持续,他们认为隐含波动率已经太低,当波动率真的转高时,卖出波动率的回报提供不了足够缓冲,所以他们建议做多波动率。
      但是,这样做存在无法预测经济周期长度的风险。许多分析师认为,在美国就业市场处于50年最紧俏局面之下,美国的经济周期很快就要结束了。而也有分析师持相反的观点,他们认为经济周期还能持续好几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