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路透报道,获内阁一致同意,特朗普政府最早将于6月15日宣布对价值500亿美元的中国商品新征25%的关税,其中以中国制造2025所涵盖的科技类产品为主。
《华尔街日报》引述匿名官员说,在特朗普上周五赴G7峰会之前,白宫、商务部、财政部以及贸易代表办公室官员举行了会议,同意美国应该推进对华实施关税行动。但特朗普当时没有下达最终批准,而是选择继续考虑,特别是因为美国希望北京在朝鲜核武问题上能够提供合作。但是在“特金会”之后的新闻发布会上,他却暗示他将继续走强硬路线。
潜在的密集贸易争端引发了市场的担忧情绪。投资巨头太平洋投资管理公司的主管利比•坎特里尔(Libby Cantrill)强调了贸易冲突的影响,并警告这将导致美国与其他国家的贸易战更加剧烈。他表示:
“鉴于特朗普根深蒂固的商人本质,美国总统在贸易中越来越计较得失。结合美国贸易代表鲍勃此前透露的观点,在可预期的未来里,我们不认为贸易政策风险会减小。考虑到未来一个月的各种潜在催化剂的数量,我们可能看到贸易冲突的升级。”
摩根大通经济学家丹尼尔•西尔弗(Daniel Silver)认为即将到来的关税最终期限不会是特朗普政府正在采取的唯一措施。他表示:“除了那些备受关注的关税清单以外,在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的不断审查下,还将会有其它小众产品被施以关税。特朗普政府也开始关注新的保护主义政策领域。”
外界对美国一意孤行的关税保护政策持反对意见。美联储前任主席格林斯潘对特朗普发起的贸易战持批评态度。美联储前主席格林斯潘周三接受CNBC采访时对美国因贸易逆差而被其他国家剥削的观点提出了尖锐反驳,称这纯属“胡说八道”。
根据投资银行瑞士信贷银行在2015年发出的一份报告,该行根据国际贸易预警组织所认定的贸易保护政策,计算了7个经济体的贸易保护措施数量。在七个经济体中,美国的贸易保护措施最多。而欧盟、日本和中国是七个经济体中贸易保护措施最少的三家。一项针对美国顶级CEO的调查显示,特朗普愈发激进的关税保护政策正在削弱企业对经济的信心,贸易战使得美国经济保持向上的难度越来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