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日前在陆家嘴论坛上指出,去年以来,我们督促银行利用当前拨备较充足的有利条件,做实贷款分类,真实反映信用风险。目前逾期90天以上贷款与不良贷款之比,已由高峰期的近120%降至100%以内。
银行业研究人士常用逾期90天以上贷款与不良贷款的比值,来衡量银行对于不良贷款认定的松紧程度,进而衡量银行对于不良风险反映的真实程度。逾期90天以上贷款/不良贷款指标越小,代表银行对不良的认定越严格,银行不良暴露越真实。该指标大于100%,说明银行的贷款风险分类可能存在偏离。
在严监管与去杠杆的背景下,商业银行面临分化效应。银保监会公布的一季度数据显示,国有大行和股份行不良率在不断下降,只是城商行和农商行的不良率有些上升,中小银行的压力较大。

近期不断爆出的企业信用违约风险,也加大市场对于银行资产质量的担心。金融去杠杆、影子银行监管趋严、再融资渠道收缩对企业资金链条冲击,造成信用债违约事件频发,其中不乏上市公司。对此,一些银行业金融机构也对信贷投放更加审慎。
一位银行业研究专家指出,信用风险是今年值得关注的问题,但不必过度担心,因为现在面临的是资金链的问题,而非经营问题。企业在信用宽松时加杠杆,在融资渠道收紧时没有及时缩表,便会加剧其风险暴露,风险持续暴露一段时间,但在可控范围内。

此外,银保监会还表示,重点推动银行保险机构健全公司治理结构,加强股权管理,规范股东行为和董事会、监事会运作,加快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现代金融企业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