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全球市场经历了波动率飙升、美联储加息、贸易战不断升级等“花式”挑战。这一局面似乎与去年夏天的情况十分相似,然而摩根士丹利首席跨资产策略师Andrew Sheets却在报告中表示,事实并非如此。与一年前相比,如今市场已遭遇四大变局。
      经济数据、通胀与利率之间的关系变化。过去八年里,市场一直认为数据表现靓丽有利于市场正常发展,而表现糟糕的数据则意味着央行将要实施宽松政策调节市场。然而,这样的想法在今年的市场却不再适用。
      今年年初以来,美国总体通胀率和核心通胀率大幅上升,目前核心PCE已超出20年平均水平,医疗成本(占指数的20%)也正面临着结构性上行压力,失业率下滑至历史低点附近。
      这些迹象促使美国维持加息步伐,美联储官员预计现在到2019年12月期间还可以再加息4次。美国二季度强劲的经济数据令市场上调美元汇率预期,而新兴市场货币和股市等资产则惨遭投资者“嫌弃”。Andrew Sheets表示:“当下投资者对市场的乐观情绪达到2010年以来峰值,他们似乎不太关心美国下一次衰退是否到来。而与此同时,投资者却频繁提及对亚洲经济放缓的担忧。这两种不同表现显露出全球市场暗含的风险和经济的脆弱。经济向好带来的市场影响也未必令人满意。”
      ②市场对政策的态度变化。去年,美国税改消息满天飞,但市场在定价时并没有完全受影响。而今年投资者面临的则是美国贸易政策风险,最后得到的可能也是同样的结局。无论经济数据、政策决策者还是市场,都对当前的贸易形势抱有非常谨慎的态度。
      ③债券市场的改变。去年,全球债券市场普遍表现强劲稳定。今年的表现已截然不同。美债收益率已接近金融危机后的最高点,而美国投资级债券、欧洲、亚洲和新兴市场债市均表现疲软。Libor-OIS息差扩大至9年来最高水平。至于到底哪个市场的定价出现错乱仍不得而知。
      ④市场波动率的变化。去年,市场隐含波动率很低,但由于实际波动率更低,接近有史以来的最低水平,所以即使是在低位抛售的投资者也能获得价差收益。如今,衍生品、利率、信贷和外汇的隐含波动率都回到接近10年低点的水平,而实际波动率则愈发接近10年中值。隐含与实际波动率差距缩小使得市场套利盈利空间有限。
      不过,这四个关键因素的改变也不是坏事,它正为投资者带来新的获利机会。Sheets表示,美债收益率曲线预计将继续趋平,10年期美债收益率可能已经达到了本轮经济周期收益的最高点并进而转向下行。至于新兴市场,与欧洲和日本等非美国家的市场相比,该市场股票风险上升,盈利空间收窄,整个市场呈现疲软态势。投资者可通过不同资产之间的差异寻找新的套利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