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央行加码购债救经济
英国中央银行英格兰银行定于18日发布新的货币政策决议以刺激经济。市场普遍预期,英格兰银行将再投入至少1000亿英镑(约合8873亿元人民币)购买债券,为接近耗尽的抗疫基金“补充弹药”。英国政府为缓冲新冠疫情对经济影响发行大量债券,其中大部分由央行吸收。央行3月决定投入2000亿英镑(17746亿元人民币)购买企业和政府债券,以后者为主,如今这笔资金大部分已用完。
英国央行3月将基准利率降至0.1%的历史低位。行长安德鲁·贝利先前说,不排除首次出台“负利率”,但需要时间作可行性评估。路透社推断,利率不调整的情况下,购债成了央行最有力的救经济工具。
受疫情冲击,英国4月份国内生产总值环比下滑20.4%,为1997年有月度记录以来最大跌幅。这个世界第五大经济体急于刹住衰退趋势、刺激经济回弹。
从英国央行3月出台的货币政策判断,央行对4月的经济表现有心理准备,但经济下滑幅度仍然出人意料,因此需要采取更多措施以加速经济复苏。
路透社报道,补充1000亿英镑“弹药”后,央行可按照当前“花钱”进度继续购债,直至8月。在那之后,央行有望对经济复苏速度有更清晰了解。
路透社推断,英国经济复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府解除防疫限制措施的速度。首相鲍里斯·约翰逊正考虑是否解除“保持社交距离”措施。不少英国企业,尤其是服务业企业,抱怨这一措施严重妨碍经营恢复正常。
英国政府3月23日宣布“封城”,同时承诺出资救助本国受创产业,包括为大批被迫“休假”的企业员工支付大部分薪资。
英国财政部本周发布的数据显示,现有910万人、相当于近六分之一的英国总人口处于休假状态,将持续至10月。不过,随着英国政府5月中旬开始逐步“解封”,自8月起休假员工部分薪资将由企业承担。
英国央行大规模购买国债,有助于控制企业、消费者和公共部门所需支付的借贷成本,同时引导通货膨胀率回升至央行设定的2%目标。英国5月通胀率仅为0.5%,接近4年来最低。
为应对疫情冲击,多国央行加大购债规模。不过,英国央行还需考虑另一重风险:一旦英国政府和欧洲联盟没能就未来经贸关系在今年年底前达成协议,英国经济可能再遭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