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国考虑延长封锁 欧洲防疫开年不利
欧洲新冠肺炎疫情的反弹并没有因为新年的到来而“收敛”,相反却呈现了愈演愈烈的态势,延长封锁成了不少国家不愿意却又不得不做出的下下策选择。随着上一轮硬性封锁令期限的到来,德国延长封禁时间已经被提上日程,法国也在新年的第一天延长了15个省份的宵禁时段,对欧洲国家而言,新年带来的不是狂欢,而是新一轮挑战,这种挑战包括疫情的应对,也包括经济的复苏。
当地时间3日,路透社报道称,德国政界人士当天透露,德国很可能将全国封锁延长至1月10日之后。德国《星期日法汇报》3日也报道,在2日的电话会议中,德国16个州的官员就已经同意延长封禁,但对延期多久,各方意见不一。据了解,针对这一提议,德国总理默克尔将于1月5日与德国16个联邦州州长举行会议,商讨是否将封锁延长至1月底。
上个月13日,默克尔宣布,在圣诞节前关闭商店、学校和托儿所等,以阻止新冠病毒病例激增,而新的封锁规定从去年12月16日起生效,一直持续到今年1月10日。彼时,默克尔便提到,德国迫切需要解决新冠肺炎感染病例激增问题。默克尔坦言,虽然要求与他人保持距离、不允许办圣诞集市显得不近人情,但“比起每天高达590的新冠死亡病例数,这是不得不忍痛付出的代价”。
德国不是第一个做出这样选择的国家。已经脱离欧盟的英国也没摆脱这一轮欧洲疫情的“复发”,当地时间4日,英国卫生大臣马特·汉考克表示,英国部分地区新冠肺炎感染人数正在迅速上升,政府不排除采取任何进一步措施试图遏制传播,包括全国性的封锁,“就新感染病例的增长而言,这是一个非常困难的情况”。
而在2021年的第一天,法国政府新闻发言人加布里埃尔·阿塔尔便宣布,为控制新冠病毒传播,自2日起,上阿尔卑斯省等15个省的每日宵禁时长将增加两小时。当时,阿塔尔还提到,法国政府将在一周后根据疫情状况及时调整防疫措施。法国总理卡斯泰在去年12月10日宣布,自当月15日起,法国各地每日自20时至次日6时实行宵禁。
封锁可能是全世界最不愿意见到的结果了,欧洲国家也是一样。不久前,德国智库伊弗经济研究所、瑞士经济研究所和意大利国家统计研究所联合发布经济展望报告,大幅下调了欧元区经济预测。根据这份最新的报告,继去年三季度的强劲复苏之后,去年四季度的欧元区经济将萎缩2.7%,而不是如去年9月底所预测的那样增长2.2%。原因还是欧洲第二波疫情来势汹汹,新增感染病例急剧增多,各国政府重新实施严格的封锁措施,部分经济活动被迫叫停。
延长封锁会导致企业生产放缓、物流效率降低、民众消费需求下降,不利于欧洲经济复苏。但同时,结合上年年初情况,封锁政策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宅经济消费和服务消费。总体看,封锁政策对经济影响利大于弊。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报告还提到,疫情的动态变化、新冠疫苗的接种等因素使得欧元区经济前景存在极高的不确定性,而可能出现的英国“硬脱欧”也会造成供应链中断。现在看来,“硬脱欧”的情况得以避免,但疫情和疫苗接种的情况却“应验”了。
疫情的反弹自不必说,上个月末开启的新冠疫苗接种也似乎没有想象中的乐观。2020年12月27日,欧盟国家正式开始推进新冠疫苗大规模接种,彼时,欧盟委员会主席乌尔苏拉·冯德莱恩表示,2021年底前,欧盟拥有的疫苗数,将超过欧盟总人口,“欧洲将处于有利地位”。但接种当天,情况就呈现出了混乱的局面,比如交货的延迟,以及疫苗的“信任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