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拟减少对美元依赖
据报道,欧盟委员会(下称“欧委会”)正在制定一项政策草案(下称“草案”),旨在加强欧元在国际结算中的作用,并寻求削弱美元的国际主导地位,减轻欧元区面对包括美国制裁在内的金融风险的脆弱性。
草案中提到,自特朗普执政以来,美国多次强调美元在全球金融体系中的主导地位,这不仅干扰欧元独立性,还对全球金融市场稳定性带来负面影响。欧盟如果想保持其国际地位,就必须要拥有与规模相称的金融实力。该草案预计将在1月19日被欧委会通过,即美国现任总统特朗普本届任期的最后一天。
欧元长期是仅次于美元的全球第二大交易货币和第二大储备货币。近一段时间以来,欧元的国际地位有所增强,在国际支付市场份额近乎与美元持平。
欧盟贸易专员东布罗夫斯基斯曾指出:“欧元应反映欧元区的政治,经济和金融影响。”欧元目前是世界第二重要的货币。就外汇储备而言,美元所占比重为60%,欧元只有20%。
草案提到,在此基础上,欧盟计划进一步加强欧元在全球金融市场中定价和支付的地位,大宗商品市场将为其主要抓手。欧盟将寻求在大宗商品期货合约中更多地使用欧元定价,并寻求找到原油的替代能源,如天然气和氢能等。原油对于美元霸权至关重要,石油是工业发展基石,目前石油仅能用美元定价,这保障了美元的霸权地位。
欧盟的经济体量与美国相差不多。欧委会的数据显示,2019年欧盟(含英国)国内生产总值(GDP)为18.41万亿美元,同期美国GDP为21.43万亿美元。
其次,欧盟正全力加速绿色转型。反映到大宗商品市场上,就会使原油的需求量和交易量减少,而新能源的需求量和交易量增多。对于后者,欧盟一直在寻求定价权,并促进使用欧元计价。
不过,在外汇储备和融资方面,与美元相比,欧元的国际地位仍有一定劣势。国际清算银行(BIS)的数据显示,在全球各国外汇储备中,美元占比达六成,欧元仅占比四分之一。美元是全球最强融资货币,所有跨境贷款和国际债务证券中约有一半以美元计价。
草案称,如果欧元国际化进程得以提升,可以使欧盟减少对美元依赖。多年来,欧盟一直寻求推动更多使用欧元。例如在大宗商品合约中使用欧元。欧盟作为世界上最大的能源进口国,每年进口价值近1000亿欧元原油和天然气,但大部分进口以美元结算,这给欧洲带来“不确定性、风险和成本”。
此前,特朗普的伊朗战略对欧洲金融基础设施产生了直接的负面影响,SWIFT支付信息系统、欧洲清算银行和证券存管机构均因此事受到冲击。
欧盟委员会的一名官员表示,“特朗普留下许多烂摊子,即便他不再是总统,欧盟也需要花时间解决遗留问题,这关系到欧盟的地位,欧盟必须要拥有与其规模相称的经济和金融力量。”